灣區“全”時刻丨“城市+運動” 當一項運動刻入城市記憶……
在粵港澳大灣區,一項運動總能和一座城市聯系在一起:佛山功夫、香港馬術、湛江跳水健將輩出;在江門臺山,打了上百年的排球,更是華僑們的共同記憶。
本屆全運會籃球比賽項目放在了“籃球之城”東莞舉行。球場上,球員們拼得火熱,沒想到看完比賽走出場館,在社區籃球場,廣場舞音樂還沒停,籃球哨聲又再次響起。
圍觀的人群來自各行各業。

籃球愛好者羅羨恒說,他的寶寶雖然只有5個月大,但“球齡”可能不止5個月,因為在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跟著媽媽到處看球了。

籃球自媒體博主鄧丹說,只要他想練球,隨時都能找到球場。
據統計,在東莞平均步行十五分鐘就能找到一處“不關燈”的球場。6000塊籃球場地讓“街頭籃球”成為日常,連野球賽都有專業的裁判。全運會賽場外照樣能打出專業水平。

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三級調研員張建強介紹,在東莞,“月月有比賽,天天有球賽”,通過組織正規的賽事,讓熱愛籃球的青少年們擁有展示的平臺。
當一項運動深入街頭巷尾、嵌入城市肌理,它便超越了賽事本身,成為獨特的城市氣質。哪怕隔著萬里,華僑們也要飛奔“打卡”,對他們而言,打的不僅是球,更是鄉愁和情誼。
總監制丨李岳 張巍監制丨郭翔宇 周羽記者丨劉帆 林銘浩 朱子榮協助拍攝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