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規劃建議每日問答丨為什么要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
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支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,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居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。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提出:“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。”這是時代所需、發展所需,意義重大、影響深遠。
第一,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對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意義重大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,成為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、規模最大的國家,告別了“短缺經濟”,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。在解決了“有沒有”問題后,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,需要在提高質量上下更大功夫,著重提升中高端消費品供給能力,滿足消費升級需求,著力解決“好不好”問題。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、物質資源消耗少、成長潛力大、綜合效益好等特征,對發展新質生產力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意義重大。2025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預計超過17%,比“十三五”末高5.3個百分點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;“新三樣”(新能源汽車、鋰電池、光伏產品)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,明顯改善了出口產品質量。《建議》提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,可視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“升級版”,旨在加速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發生質的飛躍。
第二,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對保持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尤為迫切。近年來,在國際貿易環境惡化、國內市場需求不足、生產要素成本攀升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,礦業、冶金、化工、輕工、紡織、機械、船舶、建筑等重點產業規模擴展面臨巨大挑戰,部分出現供求失衡、“內卷式”競爭、物價低位運行等問題,影響企業發展、居民就業和政府稅收。“十五五”時期,石油化工等產業還可能面臨國內需求達峰問題,突破經濟增長瓶頸、加快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。保持經濟量的合理增長,必須加快打造新興支柱產業,為擴大就業、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提供堅實支撐。
第三,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對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舉足輕重。歷史證明,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催生出一批新興支柱產業,推動產業體系“新陳代謝”。抓住機遇的國家成功實現產業體系現代化,有的保住強國地位,有的新進入發達國家行列;沒有抓住機遇的國家失去國際競爭力,有的退出強國行列,有的掉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當今世界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突破,輻射范圍之廣、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,涌現出一大批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引發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趨勢性調整甚至重塑。“十五五”時期,我國產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、競爭加劇的嚴峻復雜形勢,必須把握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,將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低空經濟等打造成為新興支柱產業,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

